首个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余压发电项目投产
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
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
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
科技日报北京11月20日电(记者刘媛媛)记者20日获悉,国家管网集团海门站天然气余压发电项目在江苏南通正式安装。这是我国首个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余压发电项目。实现了高压天然气输送过程中余压资源的高效利用,标志着我国在远距离能源综合利用领域取得重要发展。天然气加压发电是一项绿色低碳技术。其原理是回收通过管道输送到城市门站的天然气的残余压力,并将这种势能转化为机械能,然后带动机组膨胀发电机旋转,最终产生清洁电力。该过程不消耗天然气,对环境无影响,可有效促进能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。 “以前,这部分能源无法有效利用在调压工艺中。现在,新工艺不仅保证了天然气的正常输送,每年还能发电近300万千瓦时,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0多吨。”国家管道集团西气东输公司一级工程师李晓说。据悉,国家管网集团已选择汽车区域配电站开展剩余压力发电项目。新设备与电站原有调压系统并行运行。项目按照“自发自用、余电并网”运行模型。如果发电设备关闭,原有系统可依靠自动分配功能不间断地接管供气工作,为居民和企业安全稳定用气提供可靠的双重保障。此外,该设备创新性地采用可调多样化技术和3D打印叶轮,通过自然通风对低温天然气进行高效再加热。在大幅降低设备本身能耗的同时,成功解决了高压、小流量等多项技术难题,实现了资源节约和环保效益的双重提升。 “天然气余压发电技术的应用,将普通天然气配气站升级为分布式能源站,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”王世军 副总经理国家管道集团西气东输公司表示,下一步,集团将在长三角地区普通配电站逐步推广兆瓦级国产余压发电设备,并持续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集成应用。
上一篇:谋划“十五五”布局·热点问答
下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