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年纳税超430亿元 中石化为福建发展加油
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
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
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
凌晨时分,曙光冲破了迷雾。在中石化福州石油中东加油站,站长周通仔细检查每一桶油,检查油品储量。同时,他还打扫“司机之家”的休息室,烧热水。 “对于长途跋涉的师父来说,不容易,让他们在这里喝上热水、休息,是我们的真心。”周通说,目前车站内热水、气泵、急救箱等设施齐全。夏天可以避暑,冬天可以御寒,成为很多驾车者的温暖避风港。据了解,福建石油正在全省建设137个“司机之家”和313个“爱心站”,为卡车司机提供餐饮、休息、洗衣、洗涤等服务,环卫工人和其他户外工人。 “以前衬衫穿了一个星期没地方换,每天下车都有臭味。现在好多了,中石化不仅给我们准备了洗衣机,还给我们准备了烘干机,很贴心!”中东加油站“司机之家”的车友林先生赞不绝口。随处可见的“司机之家”、“爱心站”,是中石化在闽企业五年来服务福建经济的典范。如今,福建炼化已形成泉州泉港、漳州古雷两大炼化产业基地,炼化综合生产规模为1000万吨炼油、200万吨乙烯、100万吨芳烃。作为福建省成品油供应的主渠道,福建石油拥有作业站1100多个,占全省近40%e、年销量超过530万吨。 2021年至今年9月,中国石化在闽企业累计缴纳税金431.6亿元,为福建经济社会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。在湄洲湾南岸的福建联合石化厂现场,仪表控制协调员张兆红穿梭于塔林之间。 30年来,他几乎走遍了工厂和家人的每一个角落,了解每台仪器的“行为”。在他看来,工匠精神的本质是“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”。五年来,张兆红团队获得专利17项、创新成果238项,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称号。 2025年,他荣获国家首批“大国工匠人才”称号。从令人眼花缭乱的炼油化工厂到工业基地建设工地,中国石化在闽企业助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以重大项目证明福建石化产业水平。泉港、古雷两大石化基地建设持续推进,千亿级石化产业基地初具规模。 2021年8月,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启动,EVA等产品在福建产业链腾出空间。如今,位于漳州古雷半岛的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二期建设正在加速推进。项目可行性研究总投资711亿元。它是中沙立体能源合作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。福建炼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、党委书记张锡国表示,项目建成后建成后,将促进古雷石化基地在世界石化产业基地的上下游平衡。助力福建打造石化万亿支柱产业。推动产业升级,中石化在闽企业也在铺设新轨道。 “我们联合CATL、华为等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业务,在全省67个区县部署了充换电服务,建设了240个充换电站,其中170多个还实现了油电综合。”福建石油发展规划部经理吴伟春表示,绿色低碳转型还不止于此。2023年, 福建联合石化入选国家级“绿色工厂”。通过低温余热回收项目,每年节省常规煤炭9.3万吨,减少碳排放23.2万吨。利用聚烯烃产品堆场建设福建最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。铺设的35万平方米光伏方阵,年发电量2200万千瓦时。 “这些光伏板的面积相当于49个足球场,每年产生的电力足够3万户家庭使用一年。”福建联合石化技术规划部总经理韩晓红表示。古雷石化废水回用率超过75%,建成的10.5兆瓦光伏项目每年提供超过180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力;福建石油已建成296个充电站、158个光伏站点,每年减少碳排放1092吨……如今,传统的“石油销售商”正在向“综合能源服务商”转变。中石化企业在福建的足迹不仅刻在工业版图上工业的发展,也是乡村振兴的沃土。在泉州市泉港区三朱村,福建炼化派驻干部黄志明牵头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,推动产品出口;在龙岩市武平县乌石村,福建石油派驻干部陈卫华带领村民引进光伏、林下经济、蓝莓种植等项目,为集体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。 “我们还修建了生态凉亭、生态廊道,村里变得更加热闹了。”陈伟华说。据介绍,福建石油依托740家易街便利店,助力宁化“合龙贡米”,四年来带动白茶等农产品销售额超亿元。福建炼化累计捐款超2000万元,为致力于当地振兴、教育和其他活动。福建石油党委书记石雷表示,从能源安全到产业升级,从绿色转型到社会责任,福建石油将以努力诠释责任,以创新促发展,深耕主业基础,拓展赛道,谱写新篇章。
上一篇:新华社权威速览| 2025金融街论坛年度退出会释放
下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



